有很多人对我国的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还不是很了解,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介绍。它们分别是:
1.固定运营基地(fbo);
2.飞行服务站(fss);
3.维修站(mro)。
固定运营基地
fbo,全称fixed base operator,其含义就是固定运营基地。
一方面,fbo代表包括公务机候机楼、与候机楼连接的停机坪、机库以及维修车间等四部分组成的综合设施及建筑。
另一方面,fbo为公务机提供停机服务、飞机和乘客地面保障服务、机组航务和签派服务、飞机航线及维修定检服务等。
目前一般认为,fbo是设在机场为除了航班飞行之外的小飞机,特别是公务机和私人飞机提供加油、维修、旅客等综合服务的通用航空服务企业。
飞行服务站
fss ,全为 flight service station,其含义就是飞行服务站。
这一设施和概念源于通用航空非常发达的美国,在美国通用航空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飞行服务站为通用航空提供广泛的飞行服务,包括提供气象服务、飞行计划服务、飞行情报和其他需要的帮助。
通用航空的经营者通常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,向飞行服务站申报备案飞行计划。私人飞行可到飞行服务站当面申报备案,或以电话、空中传递、空地对讲等方式申请飞行计划。
目前小站正在做的就是飞行服务站的建设与推广,已在全国范围内承建运营10余家飞行服务站,并且继续努力中。
飞机维护、维修与大修
mro,全称maintenance、repair和operations的缩写,即维护、维修、运行,通常是指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直接构成产品,只用于与维护、维修、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。
在航空业,mro一开始表述的是飞机及军用装备的维护保养管理,确保设备在生命周期中发挥最大作用。目前普遍指飞机维护、维修和大修。
中国航空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航空维修产业的持续增长,随着国内机队规模的扩大,航空维修业的市场需求也十分巨大。在中国培育出世界级别的mro不仅是航空强国的要求,更是我国进入航空强国的标志。
以上就是我国目前的通用航空的三大服务保障体系。虽没完全成熟,但还是再持续的发展,让我们一起期待它们变得更加完善。